各单位、部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充分发挥网络文化育人功能,进一步探索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机制与路径,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现决定开展2023-2025年度网络文化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申报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工作室建设原则
工作室要立足学校情况,结合自身特色,聚焦师生需求,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围绕价值引领、校园文化、思政教育等内容,结合时事热点和育人方向广泛开展网络文化作品创作,形成校园网络文化品牌,加大优秀网络文化供给力度,营造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浓厚氛围。
1.明确目标。工作室建立完善的管理、运行、评价机制,推动工作室品牌化建设、项目化运作、优质化产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领校园网络文化风气,丰富校园网络文化内涵,破解网络文化建设难题,提升师生网络文化素养。
2.凸显特色。工作室可选取方向、明确重点、凝练特色或结合学院学科专业特色,有效整合相关领域项目。各工作室可依托新媒体平台为全校师生乃至全社会提供便捷周到的网络服务。
3.注重实效。工作室应充分尊重师生的网络行为习惯,以师生喜爱、师生认同、师生受教为导向,不断推出师生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及时做好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成果的总结应用、转化推广,把相关成果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素养教育、双创能力教育等人才培养环节中,紧扣新时代要求,成为提升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明文化质量的重要平台和有力抓手。
二、申报条件
1.工作室负责人应为在岗教职员工,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党务工作干部和专业教师等,应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研究能力及实践基础。
2.负责人或主要成员需有一定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并有一定的研究或实践成果。建设基础较好,特色较为突出;建设方向定位清晰,建设规划较为完善。
3.工作室主要成员规模为3-5名师生,团队结构合理,鼓励跨单位、跨部门组建,一般不超过7人。
三、内容要求
1.网文类:撰写内容健康向上、有吸引力、有感染力的网络文章或网络评论作品。
2.摄影作品类:用相机记录文明行为、精彩瞬间、感人时刻,定格青春风景,分享成长感悟。
3.音频作品类:鼓励用原创朗诵或歌曲乐曲、改编民歌民谣、翻唱歌曲、演奏作品等形式来分享成长感悟、定格青春记忆,传递真善美。
4.短视频类:要求为高质量原创作品,并可以投放至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时长在1-5分钟。
5.微电影类:创作的作品时长原则上在10分钟以内,以5分钟左右为宜,画面清晰,声音清楚,标注字幕。
6.其他网络创新作品类工作室:工作室可重点创作内涵深刻、正能量充沛长图(一图读懂系列)、动图、H5作品、动漫作品、公益广告等。
工作室可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类别作为建设内容。
四、建设任务
1.网文、摄影作品、音频类工作室按照每月不少于2篇、短视频类工作室每月不少于1部、微电影类工作室每季度不少于1部的要求进行创作与发布。其它网络创新作品类工作室视工作量酌情考虑。工作室作品包含多个类别的,不得少于每月1部作品的最低要求。
2.工作室的作品应在每个建设期内在校级以上媒体(含校级)报道或引用不少于4次。
3.在网络阵地建设上,建设或负责的网络平台有长期稳定的流量,有较大数量的关注群体。
五、申报程序
凡有意申报者,请填写《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网络文化工作室申报表》(见附件),纸质版材料提交至德政楼415室,电子版发送至电子邮箱xywh@suibe.edu.cn,邮件主题:2023年度网络文化工作室申报+工作室名称。
申报截止时间为2023年6月25日(周六),逾期申报将不再受理。
六、项目实施和管理
1.工作室立项
6月下旬,党委宣传部、文明办将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按照评审结果确定立项工作室若干,并给予经费资助。建设周期两年,重点项目工作室支持建设经费2万元,一般项目工作室支持建设经费1万元。工作室一经立项,先行下拨资助总额度的30%。
2.工作室中期检查
为确保工作室建设实效,党委宣传部将于2024年4月组织中期推进情况评审。评审结果为合格的,下拨中期预算经费,占资助总额度的40%;评审结果为不合格的,将取消工作室资格,预算经费不再续拨。
3.工作室结项
党委宣传部将于2025年4月组织开展工作室结项工作,汇编整理各工作室提交的结项报告及有关支撑材料,对优秀工作室项目加强宣传推广和示范引领。工作室结项时发放第资助经费余额,占资助总额度的30%。
4.经费管理
资助经费以财务报销形式(限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分三期支付,立项工作室需确保资助资金用途合理、专款专用,严格遵守学校有关财务制度。
联系人:柴媛媛(67703039)
附件: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网络文化工作室申报表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党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办公室
2023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