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至21日,学校在古北校区综合楼506会议室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务虚会暨干部教师大会。本次会议以“实干创新谋发展,行稳致远开新局”为主题,突出“强服务能力、强贡献程度”导向,围绕《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等任务要求,对标对表上海市“一个《意见》+十大专项计划”,聚焦拉长特色长板、人才精准培养、深化综合改革等重要内容,共同学习、交流研讨。校领导,中层领导人员,部分党代会代表、教代会代表,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统战团体代表,党支部书记代表、科研骨干代表、青年教师代表等参加会议。校党委书记祁明作总结讲话,校长汪荣明作动员讲话。校党委副书记吴毅,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章益国,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沈艺,副校长徐永林分别主持会议相关环节,并对主旨报告作点评。
祁明作了题为“改革攻坚激动能,稳舵奋楫提质效”的总结讲话。他对大家在寒假里的辛勤工作表示慰问和感谢,重点传达学习上海市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精神,结合全国教育大会、《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任务要求和对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的学习体会,聚焦学校全面落实综合改革方案,部署了重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第一,准确认识国家和上海在深化改革落实年的最新部署要求,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对教育强国建设的规律性认识;精准把握《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突出改革的创造力、支撑力和驱动力;深刻领会上海教育大会精神的核心要义,注重改革的适配度、精准度和达成度,贯彻落实春季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第二,明确方向、先立后破,抓好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落实。他着重部署了两项工作任务:一是以解放思想引领深化学校综合改革,要提高站位、更新理念,找准定位、突出重点,勇于自我革命、走出舒适区。二是坚持“四个深化”,以标志性改革塑造学校事业发展新优势,要锚定国家战略需求、突破育人瓶颈、激发内生动力、优化资源配置,深化落实人事制度改革,评价机制改革,内部治理改革,人才培养、办学模式、保障机制改革。第三,担责尽责、敢为善为,全面汇聚改革攻坚强大合力。他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强信心、聚合力,发挥党建引领事业发展的作用。要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成为深化综合改革的引领者、践行者和推动者,巩固党建引领事业发展长效机制。二是抓落实、促发展,增强改革攻坚“破”与“立”的干劲。要坚定实干决心、优化落实机制、讲究方式方法,坚持制度先行、先立后破、破立并举,尊重规律、激发活力、勇于创新。三是严责任、抓长效,做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要压紧压实责任链条,持续加强跟踪问效,坚决落实“四个融入”。最后,他就近期开学季的意识形态工作、校园安全和就业工作也做了重点部署。
汪荣明在动员讲话中首先代表学校对广大干部教师致以新春慰问和祝福,并结合此次会议召开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学校的发展重点,聚焦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从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人工智能全面赋能、产教融合加速推动、治理效能提升等方面作交流。他表示,学校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上海教育大会精神,对标对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目标任务和上海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一个《意见》+十大专项计划”部署要求,做好顶层设计,抓好综合改革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要紧密对接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急需,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一方面要继续强化国际组织后备人才、涉外法治人才、国际金融人才、区域国别人才等特定领域急需人才精准培养;另一方面要聚焦制度型开放、数字贸易规则重构、国际供应链韧性提升、企业出海等现实需求,开展具有全局性、突破性、引领性的决策咨询研究。他结合春晚机器人表演、DeepSeek广泛运用和《哪吒2》爆火等近期案例谈到,往往“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坚持久久为功、坚持做到极致,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人工智能的加速普及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将是全方位和颠覆性的,必将对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提供新的动能并带来严峻挑战。他强调,要建构适应人工智能发展与应用的教育体系,将人工智能广泛融入课程、教材和第三课堂,着力培养学生人机沟通交流能力,提升数字素养和技术运用能力。围绕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完善与治理效能提升,他指出,关键要全面激发人的动力活力,深化人事人才制度改革,优化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把干部教师的个人发展与学校事业发展目标更好地结合起来。“只要方向确定好了就不怕路远”,他希望大家齐心协力、抢抓机遇、直面挑战,在2025年实现奋力一跳,为学校高质量事业发展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为进一步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沿动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学校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小康教授作题为“人机共生时代的新质生产力:从大模型到具身智能”的主旨报告。他回顾了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全面阐释了人工智能作为新型的生产力,正在全方位地融入人类的工作和生活,人机共生的时代已经到来。他详细介绍了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自主无人系统等五项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并结合具体案例,强调了大模型、具身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在多种场景下的广泛应用。他希望大家深刻理解人工智能对拓展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的重要意义,积极面对人机共生时代,包容、审慎地拥抱生成式人工智能,更好地满足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
会上,发展规划处副处长(主持工作)赵倩作了主题为“擎旗奋进启新程:以综合改革激发内生动力,构筑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主旨报告;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事处处长张铁铸作了主题为“全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多措并举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主旨报告;教务处处长朱建明作了主题为“目标优化,模式创新,培养卓越对外经贸人才”的主旨报告;校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陈加林作了主题为“深化内部治理改革,激发办学活力,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报告。
与会人员分为六个小组进行了交流研讨,分享了学习体会,提出了工作设想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本次会议恰逢上海教育大会闭幕后的战略机遇期,既紧扣破题攻坚,又瞄准长远布局。通过本次务虚会进一步打开思维边界、凝聚改革共识,对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和“十五五”规划推进捋清了战略思路,明确了奋斗目标和行动方案。各单位、部门要传达学习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广泛凝心聚力,永葆“破”的勇气、“立”的智慧、“为”的担当,锚定发展目标不动摇,保持改革韧劲不松懈,在传承优势特色中铸就新引擎,在破解发展瓶颈中开辟新赛道,和衷共济绘就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