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 主编面对面-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第2期:复旦大学陈靓

文章来源:国际商务外语学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3-14 浏览次数:10


311日下午,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靓教授应邀来到我院,为师生带来题为“学术论文写作:论证架构及选题拓展”的专题讲座。


本次活动是学院“主编面对面: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系列学术活动的第二期,吸引了国际商务外语学院众多师生到场交流,讲座由国际商务外语学院院长张蔚磊主持。


讲座伊始,陈靓教授结合自身多年学术研究及期刊审稿经验,深入剖析了学术论文写作的核心要点。他强调,选题需兼具原创性、操作性与现实价值,尤其应紧扣学科热点或国家战略需求。针对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陈靓教授指出,题目需精准凝练,如“文章的眼睛”,需直指研究核心;文献综述应聚焦创新空间,避免堆砌前人成果;研究方法与数据需透明化,确保结论的可信度与可复现性。此外,他通过“美国非裔诗歌中的暴力文化批判”“中国茶文化在荷兰汉学中的传播”等具体案例,生动阐释了如何从跨学科视角挖掘研究价值。 



在谈及区域国别研究时,陈靓教授提出“守正创新”的理念,鼓励学者立足外语学科优势,拓展研究边界。他提到,外语学科可通过语言作为路径,介入国家形象、国际传播等现实议题,例如“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安全分析”“海外汉学典籍的翻译与整理”等课题,既彰显人文关怀,又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针对学科融合趋势,他建议师生“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阅读跨学科文献、参与学术共同体交流,逐步构建多维研究视角。 

  

互动环节中,师生踊跃提问。对于与会老师“文本研究与现实脱节”的困惑,陈靓教授回应称:“文学研究需兼顾历史性与现实关照,从经典文本中提炼的规律可为当下提供镜鉴。”而对于小语种论文的理论突破路径问题,他指出:“理论创新可源于方法交叉,例如将计量语言学引入文学分析,或从传播学视角重构翻译研究。”现场师生纷纷表示,讲座为学术写作与跨学科探索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陈靓教授的分享不仅为师生破解了论文写作与发表的难点,更揭示了外语学科在新时代的多元可能性。未来,学院将持续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助力师生在国际化与本土化交织的学术浪潮中找准定位、贡献智慧。 

  

专家简介

陈靓,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兼英文系主任、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区域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际易卜生委员会委员,兼任《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CSSCI)副主编,美国哈佛大学、德国汉堡大学及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访问学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