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多场精彩纷呈的“学术月”活动

文章来源:国际商务外语学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1-28 浏览次数:284

本着“弘扬科学精神,促进学科建设”的主题精神,外语学院在金秋时分举办了多场精彩纷呈的“学术月”活动。这些活动既有线上,也有线下,专家学者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内涵丰富的学术讲座,营造了我院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

1018日,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应我院邀请,进行了“外经外贸类大学如何发挥优势建设有特色区域国别学”讲座。讲座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张蔚磊教授主持。

刘教授的讲座,围绕“什么是区域国别学”“为何要建设区域国别学”“如何建设区域国别学”“外语财经类学科如何参与”四个问题展开。他多次强调,区域国别学是推动集成化的国别体系,只有把地区读懂,把国家读懂才能收获成果。区域国别学是接地气,能够运用的实学。区域国别研究和区域国别学的不同,前者是可以独立研究的而后者是体系化的,这要求学者们要脚踏实地,到研究对象的真实环境中实践,这也是国别区域研究的必要条件。最后,刘教授补充说明区域国别学要与时俱进,要在过去建立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在讲座结束后,刘教授还与我校国别与区域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度交流。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院长温建平教授、国际经贸学院院长何欢浪教授、研究生院院长郝程程教授法学院副院长王金强教授、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教授、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院长黄梅波教授中东欧研究中心主任尚宇红教授等嘉宾出席了研讨。大家一致认为,高校要打破学科壁垒,推进学科交叉和融合,实现高校学科协同创新发展。


1027日,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廉德瑰教授受邀为我院日语专业全体研究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线上学术讲座,名为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启示”。讲座由我院日语系金镜玉教授主持。

廉德瑰教授首先从“冷战”话题切入,详细介绍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时代背景。在美苏冷战的冰冷铁幕下,中日邦交正常化为当时的国际战略格局注入一股暖流,顺应了各国人民要和平、求发展的呼声。接下来,廉教授介绍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谈判过程。之后,廉教授从社会制度和经济角度介绍了中日关系。

廉教授用丰富的史料和翔实的信息为我们介绍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背景、过程和发展,在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这堂讲座令全体学生收获了更多有关中日关系的启示。


步入11月,爱尔兰文学研究中心继续开展了中心系列讲座的第二部分。首先,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系主任张秦副教授为广大文学爱好者带来了“乔伊斯与爱尔兰民谣”讲座,讲座由爱尔兰研究中心副主任肖鸾仪老师主持。

张秦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她从爱尔兰非物质文化说起,深入剖析在文学历史的语境下,民谣作为一种独立于社会观念和体制范筹之外的文化复合体,在提供历史叙事的同时也具有颠覆历史神话的力量,并探讨乔伊斯五部作品中民谣的文本互动及意义生成,探寻其历史叙事的文化功能。

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傅浩教授受邀进行了“叶芝的早期创作与凯尔特神话传说”的讲座,讲座仍然由肖鸾义老师主持。

傅浩教授以叶芝作品为例,通过《他教爱人平静下来》《白鸟》《到曙光里来》《乌辛漫游记》《布尔本山下》等例子,进一步阐释传统文化元素在个人文学风格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特殊作用。在提问环节,傅浩教授回答了关于叶芝的无意识创作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精灵世界对当今爱尔兰海两岸文化的影响等相关问题。爱尔兰研究中心主任冯建明教授也参与了互动,提出了颇具启发性的学术问题,为讲座锦上添花。


1118日,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程心受邀带来了女性读者和奇情小说:谈詹姆斯的《在笼中》的讲座。本次讲座线上与线下同步进行,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参与。讲座由我院英语系主任陈豪副教授主持。

讲座中,程心老师结合作家本人前言,指出了解读亨利·詹姆斯小说《在笼中》的新窗口:关注“阅读之恶”。程老师指出,电报女郎实际上是一名典型的奇情小说读者。她的行为展示出19世纪奇情小说有关不伦情感和身体感官描写对不加分辨的年轻读者的道德隐患。程心老师随即就奇情小说是什么、作家詹姆斯对这些出版物的态度是什么、电报女郎体现了哪些奇情小说读者的特征、奇情小说的阅读方式如何影响电报女郎的人生等问题展开了详细的分享。程心老师指出,电报女郎的工作赋予了她特殊的权力,使她产生了虚幻的掌控感。但电报女郎的空想最终成为了迷恋浪费,她未能成为主宰信息的胜利者,而只是意义制造网络中的一个“行动者”。这一切与信息时代中人的境况何其相似。

讲座结束后,在场听众就讲座主题踊跃提问。程心老师一一回应,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并与线上线下的师生们深入讨论。与会师生纷纷表示收获满满,新颖犀利的选题与主讲老师生动形象的解读令大家受益匪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