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师生同心奋进,在确保常规工作不断线,教育教学不掉线的情况下,积极响应号召,勇当抗疫“志愿军”,把初心画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志愿服务中。
大学英语第三教研室主任 李国华
大学英语第三教研室主任、教工第三党支部党员李国华在做好线上教学和教研室工作之外,也报名参加了社区防疫志愿者的工作,加入了社区临时党支部和党员服务队。核酸检测时,她耐心帮助老年人预约核酸码、维持检测秩序,做好医护人员和居委会之间的沟通联系工作。此外也发挥专业所长,帮助外国友人准备核酸检测码,解决困难。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
法语和汉语国际教育教工联合党支部党员 王春慧
法语和汉语国际教育教工联合党支部党员王春慧第一时间加入小区的党员志愿者群,在志愿服务日常中负责回应居民关切的问题,搭建起居民和居委会即时沟通的桥梁。她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主动发出好声音、传播正能量,积极引导社区群内乐观向上、互帮互助、相互理解的友邻氛围,凝聚共克时艰的奋进力量。
法语和汉语国际教育教工联合党支部党员 赵静利
法语和汉语国际教育教工联合党支部党员赵静利及时向社区“双报到”,主动亮明党员身份,积极开展社区防疫工作。她一方面服从志愿者组长统筹安排,从事社区内收发快递、核酸检测辅助任务、点位值班以及楼栋内分发抗原试剂等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关注群内消息,哪里有需要就勇敢站出来,比如主动对接困难家庭,三番五次主动上门慰问医护人员子女及父母。有的夫妻双双长期奋战在抗疫一线,家中仅留下年迈的4位老人和年仅7岁的孩子;还有一位居民需要长期服药,而孩子的作业辅导和材料打印都需要他人帮助;再比如看到有居民家里断了食用油,她及时赠送了一瓶植物油。赵老师说,疫情无情人有情,在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每一天,她总能收获沉甸甸的感动和满满的正能量。上海加油,上海必胜!
英语教工党支部党员 景婧
英语教工党支部党员景婧在疫情之初,就参与小区的志愿服务,后来由于线上教学时间冲突,转而在微信群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她多次帮助居委会给外籍居民翻译防疫通知和注意事项,沟通日常生活信息。作为班主任,她关怀关心学生,保持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她号召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宣传正能量,乐观抗疫;她坚信胜利就在不远的前方。
研究生第三党支部书记 王淋
研究生第三党支部书记王淋自疫情封控以来,看到了suiber们迅速集结,拧成一股绳,同心战“疫”。她和许多志愿者同学一样,第一时间挺身而出,走上抗疫一线。她自始至终把守在志愿岗位上,送餐发餐、核酸检测服务、超市采购引导、发放抗原自测试剂……志愿服务最长的一天连续工作了14个小时。“同学请戴好口罩,保持两米间距”“请提前打开核酸码,并将手机亮度调到最大”“今天有红烧肉套餐和鸡腿套餐”…这些是她每天说得最多的话,是她的志愿日常,也是每一位奋战在一线的“他们”。虽然很累,但能和大家一起在学校最需要的时候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为同学做点事情,这让她感受到了suiber必胜的信念。经过这次战“疫”,她更加清楚了党员身份的意义。她真正做到了,在组织需要的时候站得出来、冲得上去,以实际行动亮身份做表率,带动了更多的同学,凝心聚力,共同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
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 李媛
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李媛自疫情封控以来,得知学生社区人手和资源非常紧张,义无反顾地参与社区超市、送餐和核酸检测等志愿服务中,尽管有时候一干就是一整天,虽然很累但也很幸福。为了缓解封控期间大家的情绪,她积极为第53号楼、54号楼的临时团支部带去一堂微党课,线上开展了朋辈帮扶活动,希望同学们在这段时间振奋精神,不要迷失自我。她同时动员自己所在党支部的同志“在关键时刻要冲得上去,危难关头得豁得出来”,在她的号召下,支部党员同学积极报名,热烈响应。她感叹说,非常时期自己能做的十分有限,希望尽快恢复正常、回归线下见面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