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起行动,守“沪”家园 ——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师生志愿服务纪实(三)

文章来源:国际商务外语学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4-11 浏览次数:264

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师生同心奋进,在确保常规工作不断线,教育教学不掉线的情况下,积极响应号召,勇当抗疫“志愿军”,把初心画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志愿服务中。

 

法语和汉语国际教育教工联合党支部党员 李冬冬

法语和汉语国际教育教工联合党支部党员李冬冬在看到居委会微信群中招募发放抗原检测试剂志愿者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回复“我可以!”她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和敢于担当的行为影响着身边的人。小区居民的情况复杂多样,志愿者的工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她感叹说,封控管理期间,要想老百姓放心,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就需要非常细致地工作,还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我们坚持不懈,一定能打赢这场仗。

法语专业教师 孙雪薇

法语专业教师孙雪薇家住浦西,小区的每栋楼都需要志愿者。她的主要工作是辅助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分发物资,关心需要照顾的居民。孙老师说,志愿经历带给她六点体会:1.精神是高度紧张的,群里一旦发了通知,要立即集结到位。2.志愿服务到岗早,走得晚,一天下来还是很疲惫的。3.与居民沟通的时候,要迅速、准确地把要做什么事情、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操作表达清楚,也要倾听居民的实际需求,慢慢地增进相互信任与体谅。4.学习别人的好方法,不断提升和优化工作流程与方式。5.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志愿者之间也要互相帮助。6.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总体而言,最大的感受是:没有人是专职的志愿者,每位健康的人都可以做志愿者,哪怕是一小时。

党委委员 程栋

党委委员程栋在结束学生社区14天的轮班工作后,积极响应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党员到一线社区报到的号召,积极投身社区防疫志愿服务工作,协助小区做好核酸筛查、核酸抗原检测试剂盒的发放和政府抗疫物资包的发放,在平凡而繁琐的志愿者工作中,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教学秘书 费振弘

教学秘书费振弘在“先锋上海”小程序线上报到之前,就报名参加了社区防疫志愿者工作。从把守楼道不让居民随意走动、运输物资,到核对居民信息、引导居民前往指定点做核酸。努力靠行动践行自己的入党誓言,做一个迎难而上、为民奉献的合格党员。他说希望自己也能为防疫工作献一份力量。

 

专职组织员 闫晶晶

专职组织员闫晶晶自疫情形势严峻以来,居家办公处理各类数据、报表和文件,在确保疫情防控和常规工作不松懈的情况下,主动报名加入小区志愿服务队伍。她的工作是负责核对居民名单、发放两个楼栋的抗原检测试剂盒、通知居民检测、回收统计抗原检测结果,对没有按时检测的居民耐心地进行劝解和提醒。她还在楼栋邻里之间帮助调配物资,热心缓解居民的生活困难。

商务英语专业2020级入党积极分子 钟天奕

商务英语专业2020级入党积极分子钟天奕是一名上海的学生,在线上课程学习之余,她不惧风险,主动报名社区防疫志愿者。她所在的岗位接触人员较为密集、风险较大,主要负责引导居民扫描二维码、登录健康云、回应关于核酸检测、疫情防控相关问题等。虽然社区老年人数量多、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这给她的志愿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但她都能不厌其烦地耐心帮助老人,受到了居民的广泛称赞。

 

商务英语专业2021级学生 陶海欣

商务英语专业2021级学生陶海欣是一名小“大白”。她家所在的闵行区是这次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她毫不犹豫地加入到小区的核酸检测工作中,主要负责维持核酸检测秩序。虽然又热又累,又危险又害怕,但她坚定信心,决不后退。第二次报名志愿者时她负责的工作是上门给居民们送抗原检测的试剂盒。爬了一层又一层的楼梯,讲解了一遍又一遍的规则,面罩上和衣服里虽早已浸湿汗水,但换来的是居民们的大力支持和暖心问候。就像她说的:“我们感恩逆行天使的最美微笑,感恩国士无双的挺拔脊梁,更感恩每一位为了封闭管理作出巨大贡献的工作人员和防疫人员。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铭记眼前的困难,并对未来永抱希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