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外语学院新文科系列课程《文化书旅》第五讲——曹合建教授应邀做导读专家

文章来源:国际商务外语学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6-16 浏览次数:676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的“坚持交流互鉴、开放包容”的指导原则,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国际视野、文化自信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开设了全校通识课 《文化书旅》。6月9日晚,《文化书旅》第五讲在松江校区信息楼532举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曹合建教授应邀做以“选择”为主题的第五讲导读专家。陈豪副教授为本次主讲教师。副院长王玉等8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了本次课程。

      曹合建教授首先分享了自己对“选择”这一主题的理解。在他看来,选择分为主观选择和客观选择。影响人生重大选择的因素有很多,客观环境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三观、学识和阅历,这些都会左右人的选择。因此,只有多读书、多涉猎、多历练才能在人生重要的选择关头催生出智慧。此外,他还谈及自己退休后支教新疆的经历,为同学们展示了他在新疆拍摄的美丽江湖云海,指出选择支教不仅是出于一位教师的使命感,也和自己的个人兴趣以及对人生的看法有着莫大关联,人生的每一个选择都与我们读过的书和遇见的人相关。

      在专家导读环节,曹教授为学生推荐的第一本书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他以语言的选择为切入点向同学们讲解自己为何要重译这部经典之作,指出前辈的许多译文虽然通俗易懂,但时代痕迹较重,为了传神地译出泰戈尔诗歌超越时空的隽永神韵,他选择了一种较为雅致含蓄的译笔,以体现泰戈尔的诗作风格。曹教授通过两个译本的比较,逐字逐句解释了翻译中语言选择的技巧、门道和策略,并带同学们领略了诗人泰戈尔从一个乐观主义者的视角,在极其常见的事物,如小草、落叶、飞鸟、星辰、河流等中捕捉到的宇宙生命或道德生命的美妙之处。课堂上,五位学生深情并茂地朗读了《飞鸟集》相关选段和译文。通过他们的朗读和曹教授的讲解,在场师生也直观感受到了原文和译文在节奏和韵味上的契合,领悟到了泰戈尔轻松的语句中道出的深沉的哲理。

 

       曹教授推荐的第二本书是霍金的《时间简史》。《时间简史》共十二章,讲述了关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识——我们的宇宙图像、空间和时间、膨胀的宇宙、不确定性原理、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等内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遥远星系、黑洞、粒子、反物质等知识,并对宇宙的起源、空间和时间以及相对论等古老命题进行了阐述。曹教授以时空的选择为切入点简要地回顾了该书主旨,分析了该书要点内容:一是宇宙科学简史;二是量子力学与不确定性原理;三是黑洞与时间视界;四是宇宙的起点与终点;五是时间箭头与虫洞;六是大统一理论与结论。他向同学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大爆炸奇点、量子力学、不确定性原理、波粒二象性等核心概念。最后,曹教授回到“选择”主题,指出科学可以给生活以启示,对宇宙的静观和思考能让个体变得更加乐观与豁达;正是由于这种豁达的人生观使得《时间简史》的作者霍金即使在全身瘫痪,不能发音,只有三根手指和两只眼睛可以活动的情况下选择坚强地活了下来,并在手术过后的几天写下了世界名著《时间简史》,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创造了一个生命的奇迹。

 

      在师生互动环节,曹教授与同学们探讨了科学与文学的相通性,鼓励同学们打通学科间的壁垒,广泛阅读各科经典,增长学识,扩大眼界。课后,在场师生纷纷表示曹教授的讲解知识面广、信息量大,师生都获益匪浅。

      作为国际商务外语学院新文科系列课程思政第一期课程,《文化书旅》通过中外文学文化互鉴视角,以关键词为线索带领学生品味鉴读中外经典佳作及时代名篇;并以背景故事、专家导读、学生诵读、师生研讨等方式传递文字背后的价值,实现以文化人、以情感人,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


专家简介:

曹合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教授,中西语言文化研究所所长;曾任湖南大学外语学院翻译与语言学教授、翻译系主任,湖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目前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人文学院支教。出版《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集》《毛泽东的新世界》《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语研究》等译著与专著多部,发表翻译理论和语言学研究论文多篇。

撰稿:陈豪、罗钦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