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6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贸易谈判学院第五届经贸谈判比赛决赛在学思楼C205顺利举行。进入决赛的四支队伍是分别来自我校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同学,经过复赛的激烈选拔来到决赛现场。他们从自己持方的立场出发,利用法律、经济、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规划了各自的谈判方案。
本次比赛,我们有幸邀请到贸易谈判学院徐昕副院长、贸易谈判学院姜悦老师和贸易谈判学院张靖雯学姐担任评委。比赛的决赛阶段由赛前交换框架协议、双方分别单独向评委老师简单阐述谈判方案和双方进行模拟谈判三个环节组成,评委老师根据双方表现进行点评并打分。
本次比赛的谈判背景为可可豆的国际贸易,谈判方为购买方江苏南京费里罗食品有限公司(A方),出卖方为加纳可可豆供应有限公司(B方)。谈判双方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就可可豆价格、数量、质量、口味,货款支付方式,检验检疫,纠纷处理方式等问题进行商讨,参赛同学综合应用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给出综合、可行的方案达成合作。
第一组 A/B方
本次比赛的议题是极具挑战性的,涉及到复杂的商业合作协议。参赛双方代表着各自利益,在有限的时间内竭尽全力追求最佳解决方案。
无论是通过精准的口头表达、出色的沟通技巧还是卓越的分析能力,双方选手都展现了自己独特的才华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他们运用多种谈判策略,包括合作、妥协和议价,以达到共赢的目标。
精彩时刻层出不穷。A方选手巧妙地运用利益分配原则,说服对方认同自己的立场;而B方选手则以韧性和灵活性获取了更优惠的条款。他们展现了根据情境调整策略的能力,并在紧张的氛围中保持冷静和专注。
A方:好梦之队
B方:杨拿offer叶毕业队
第一组选手们合影
二组 A/B方
双方选手代表不同公司,都追求着最优质的可可豆,但在品质、数量、价格和口味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分歧。
首先,质量成为双方谈判的关键焦点。A\B双方积极谈判,就可可豆的质量标准与要求进行详细讨论。A方选手要求对方应符合高标准的生产和处理要求,以确保最佳的风味和口感,彰显了高质量标准对于产品口感和市场声誉的重要性。与此相反,B方选手则提出其可可豆有着独特种植和处理过程,在品质方面具有优势。
接下来,双方就可可豆的数量问题展开激烈的谈判。A方成员表示对对方可可豆供应能力的担忧,希望确保足够的货源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卖方则强调自身的生产能力与供应链的优势,并提出合同履行期限或最低订货量的建议。最终,双方在寻求平衡市场需求和可持续供应之间达成数量合理且可持续的协议。
价格议题对于跨国可可豆交易尤为重要,也在谈判中得到了充分考虑。A方追求更具竞争力的价格,以增加自身利润空间并满足市场需求。B方则坚守其定价策略,强调高质量可可豆的价值和独特性。最终,双方通过实时市场信息和供需变动来寻求共识,使得该议题得到最终解决,实现双赢局面。
在口味方面,双方选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一方主张保持传统口味并塑造独特品牌形象,而另一方则主张根据不同市场偏好灵活调整口味以获得更广泛的接受。
在整个谈判过程中,双方选手纷纷展示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卓越谈判技巧。他们通过举例各国市场的偏好、分析供应链成本和利润、引用行业数据以及提出具体解决方案来加强他们的观点。
A方:威尼斯行会队
B方:谈判专家队
内部谈论
内部谈论
第二组选手们合影
各个队伍的选手在谈判过程中展示了优秀的沟通和协商能力,以自信和清晰的表达陈述观点,并灵活调整策略。同时,他们还展现出色的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分析信息、找到共同利益并提出创新解决方案。此外,选手们还以具体数据和案例支持自己的主张,增强了谈判的说服力。
选手们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给大家带来了知识的拓展及谈判的技巧;有侃侃而谈最终达成合作的结果,也有为坚守底线最终决定再次商议的结果,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每个队伍都在本次比赛中受益匪浅。
赛事点评
最后,评委老师从选手的沟通协商技巧、问题解决能力、谈判说服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对各个队伍的表现进行全面、详细地点评,并给予选手们高度的评价。同时,评委们也从谈判与辩论的区别,谈判的专业知识储备等方面提出宝贵的意见,对同学们未来在真正商务谈判上提出建议。她们的点评为选手帮助选手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在欣赏自己优点的同时,也能发现自己存在的缺点,从而更加全面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比赛结果
经过激励的角逐,综合评价四支队伍的表现,根据评委打分排名,比赛结果如下:
第一名:谈判专家队:赵思亭 黎艳 周宣妤 陈姿伊
第二名:威尼斯行会队:邱航科 邱致浩 黄粲 吴金昌
第三名:杨拿offer叶毕业队:陈诺 杨宸苏 叶恺
第四名:好梦之队:耿怡华 江梦 费晓莹 丁怡萱
恭喜以上获奖队伍,同时也感谢所有报名参加本次比赛的同学,希望明年再见!
文案 主席团
摄影 学术部
排版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