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安全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推进国家安全教育进校园、进课堂,法学院于4月29日在线上开展了“牢记国家安全观、助力小康决胜年”国家安全教育主题讲座。讲座由学院团委副书记王元昆主持,本次主讲团队由国际关系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王金强、国际关系学系主任吴晓锋,以及周晓倩、刘协侹、姜浩宇和刘青哲四名同学组成。
讲座由四位同学开始,刘协侹同学讲解了何为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出当今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国家安全时空领域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并通过生动案例让大家注意到科技安全和网络信息安全等这些非传统安全。姜浩宇同学讲述了政治安全的重要地位,指出政治安全在当下的基本内涵并通过真实案例重点讲述了反恐层面的政治安全问题,同学们了解到恐怖主义离我们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遥远,我们要对恐怖主义时刻保持警惕。周晓倩同学对文化安全进行了分析,指出文化能让各族人民有共同体意识和归属感,她呼吁当代大学生提高鉴别能力,保持对本国文化的自信,有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刘青哲同学通过具体间谍案例,提醒同学们现在以及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都要提高警惕,作为法学院的学生,对国家安全产生危害的行为有警觉,遵纪守法,为捍卫国家安全作出应有的努力。
王金强老师从如何教育学生树立安全意识以及学生如何守住底线两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从育人的角度,王老师认为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播者,也要做政治情怀的传播者,要鼓励学生从政治视角论述问题;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也要学会抵御诱惑,要意识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就发生在身边,要坚守国家安全的底线,将国家安全上升到意识层面,常怀感恩之心珍惜来之不易的国家安全。
吴晓锋老师将“国家安全”推向更高层面的“人类安全”,他认为尽管各国对安全的诉求不同,但国家安全的根本目标和宗旨是人类安全,而在全球化时代,只有各国都安全了才能确保人类的整体安全,这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蕴含的内涵。吴老师强调在和平年代个人可以在文化安全领域做出很大贡献,个人要牢守底线,增强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牢记国家安全观,助力小康决胜年。
此次讲座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国家安全知识,懂得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感,有效提升了同学们的国家安全防范意识,让同学们认识到了国家安全有赖于人人参与、人人有为,此次讲座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